近日,國家郵政局公布2023年2月郵政行業運行情況。1-2月,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10.0億件,同比增長3.0%。其中,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64.0億件,同比增長4.6%;郵政集團寄遞業務收入完成34.3億元,同比增長10.1%。
具體來看,1-2月,同城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7.1億件,同比下降8.0%;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143.0億件,同比增長5.6%;國際/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4.0億件,同比增長35.7%。
1-2月,郵政行業業務收入(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)累計完成2269.2億元,同比增長4.7%。其中,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617.2億元,同比增長2.7%;郵政集團寄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64.6億元,同比下降9.5%。
與去年同期(1-2月)相比,同城快遞業務量的比重下降1.4個百分點,異地快遞業務量的比重增長0.9個百分點,國際/港澳臺業務量的比重增長0.5個百分點。1-2月,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5.1,較1月上升0.3。
目前來看,全國多地都在積極推動郵政業的發展,尤其是郵政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。近日,廣西壯族自治區郵政管理局聯合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《促進廣西郵政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》(簡稱《實施方案》),積極推動形成全區郵政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格局。
《實施方案》明確,到2025年,培育一批深度融合典型項目,創建若干個深度融合發展試點先行區,全區郵政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規模和能力水平顯著提升。此外,還要求支持郵政業聚焦重點品類和環節,打造差異化服務模式,促進郵政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;培育郵政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先行區,發揮帶動引領作用等。
云南省積極推進“快遞進廠”,打造快遞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重點項目8個,產生寄遞業務量1343.13萬件,支撐制造業產值64.07億元。另外,通過提升“互聯網+監管”能力,完成省市“綠盾”項目建設,推進“綠盾”工程應用,完成省郵政業大數據中心建設,如推動采購使用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比例達90.91%,規范包裝操作比例達91.58%,可循環快遞箱達2.13萬個,回收復用瓦楞紙箱1554萬個。
日前,安徽省六安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召開,市長潘東旭作市政府工作報告,郵政快遞業內容被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。報告要求,2023年,要推進三產鍛長補短,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、現代農業深度融合,加快實施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,降低企業物流成本,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和冷鏈設施建設。
郵政服務企業的蓬勃發展,與互聯網信息化發展、密織快遞城鄉網絡以及人們購物習慣轉變等有很大關系。全國多地將繼續推進郵政快遞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,如加強與工信部門的溝通協調,協調推進各項措施落地實施,進一步推動郵政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;加快建設現代寄遞物流體系,加大基礎設施投入,積極發展物聯網,建設一批智慧物流產業園,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、高效能治理,推動行業發展再上新臺階......